我國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正式完工交貨
前不久,由我國科學院合肥市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室擔負研發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方案 首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極向場6號線圈(PF6線圈)正式完工交貨,將通過國際海運方式運輸至法國點ITER。
PF6線圈位于ITER實驗堆超導磁體的底端,是必須首個安裝的超關鍵大型線圈大部件,它由9個繞制成雙餅構造 的線圈本身及其一系列支撐附件構成,總重量達到了400 噸,等于兩架波音747飛機的凈重。該線圈繞制所選用的鈮鈦超導導體約長13.5千米 ,線圈主體外徑約11.2 米,呈餅式構造,外觀設計相近古代中國 的和氏璧。
據悉,PF6線圈是目前國際上研制的凈重最大 、難度系數最高的超導磁體,儲能量也是在我國 EAST設備最大極向場磁體的60倍,它的正常運作將決定是不是可以“點亮 ”等離子體并保持等離子體的穩定“燃燒”,是決定ITER設備運作成功與失敗的最關鍵線圈之一 。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院等離子體所PF6新項目精英團隊歷經兩年多的科技攻關,成功掌握了此項關鍵技術 。PF6線圈全部重要制造加工工藝及構件都是一次性通過 ITER國際組認證,雙餅制造達標率達到了100 %,超導接接頭性能明顯好于ITER技術標準。
PF6線圈的成功制造不但擺脫了發達國家在這一行業的技術要求,生產設備也實現了全國內生產制造,另外 還發展和健全了超導磁體制造的規范和有關標準,依次培育出十余項重點標準,為在我國將來聚變堆標準建設提供 了有利的參照,也為將來進一步擴展中歐核聚變能源行業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提供了成功的例子。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新聞引用:http://www.big-bit.com/news/336363.html